跳至主要內容

守好國安底線 同心合力謀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在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方面有「穩」和「進」兩大要務,即維護高水平安全,以底線思維做好防禦,以及力促高質量發展,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圍環境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所需。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1日在香港華菁會2022年「國安家好」論壇的致辭:   李中主席(香港華菁會主席李中)、梁定邦博士(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主席、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董事局主席梁定邦)、各位律政司的同事、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活動。香港華菁會繼去年10月首次舉辦「國安家好」論壇後,今天再度舉辦論壇,持續向香港的廣大青年宣傳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香港國安法》實施的進展和成果。在此,我首先要向華菁會為籌辦這次論壇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律政司同事對活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讚賞和感謝。   以前我們談國家安全,有些人會覺得離香港比較遙遠,又或不甚了解其重要性。但是2019年下半年出現黑暴衝擊,其本質是要顛覆國家對香港的主權,挑戰「一國兩制」的原則,嚴重打擊了香港的經濟、損害香港的營商和投資環境。當時香港的動蕩和亂象就清楚告訴我們:沒有國家安全,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穩定都會淪為空談。   隨着國安法在2020年中實施,香港社會迅速回復安寧穩定,優越的營商環境得以恢復。隨後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令「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全面落實,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可以齊心合力,集中精神處理社會、經濟及民生問題。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今年7月上任後,在中央的堅實支持、行政長官的有力領導下,正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事實上,國安法實施至今兩年,香港的新股集資額接近6,600億元,比實施前兩年為高;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1,500億元,較國安法實施前的12個月高出近六成。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於2021年年底達到35.5萬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加了超過兩成。香港銀行2022年6月的存款總額超過15萬億元,亦較2020年6月國安法實施前增加8.3%。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實力再次獲得肯定,總排名維持亞洲第一、全球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及倫敦。這些數字和事實都反映在社會回復穩定後,投資者的信心得以進一步鞏固。   實施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鞏固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基礎,香港已從由亂轉治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里程。然而,香港正處於百年未見並正深刻變化的國際大格局中,面對極為複雜多變的外圍政經環境。最近的俄烏衝突就讓我們清楚看見一些國家如何無所不用其極,運用經濟和金融手段,橫蠻地打擊對手。美國最近也不負責任地在台灣問題上挑釁我國,令地區局勢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如何在不穩定的世界大局中,抓緊讓我們可以行穩致遠的發展之路呢?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所以香港的發展不能偏離國家的整體發展利益,香港必須維護好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同時,我們也要深刻理解「國家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經濟發展是國家安全的保障」這個根本道理。   從經濟和金融層面而言,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有兩大要務。第一,是「穩」,就是維護高水平安全,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看發展,不斷增強風險意識,以底線思維做好各種防禦的準備和預案。第二,是「進」,就是力促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的彈性和韌力,以應對日益複雜的外圍環境,同時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所需。   在「穩」的方面,守好香港的金融安全是我們的重要任務。香港外匯儲備充足,擁有穩健成熟的監管制度及風險監測機制,金融體系建立了強大的緩衝和堅固的抗震力。特區政府也致力做好上層統領工作,協調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通過全天候、跨市場、聯動式的監測系統,持續監察市場是否有異動、有否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跡象,並對不同金融機構進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實地審查和壓力測試。特區政府亦一直與內地相關部委保持緊密溝通,同心協力維護金融穩定,保障國家的金融安全。   在「進」的方面,我們要牢記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到的「四個必須」,其中一個就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包括普通法制度;市場化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豐富的人才資源;貨物、資訊和資金的自由流通等。香港憑藉這些優勢,必然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中,繼續擔當好國家的門戶和橋樑角色,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助力國家更高質量發展。   在這個大背景下,香港要鞏固和繼續發展好傳統優勢產業,同時豐富產業發展,金融是我們的優勢產業,我們未來要積極推進香港作為國家金融發展改革的試驗田和防火牆的角色,助力國家金融邁向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這個方面,香港在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為優質中概股提供可靠國際上市平台、推進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等方面,實在是大有可為。聯繫好中外金融市場,不但對香港有利,對維護國家戰略利益和安全亦相當重要。   另一方面,要豐富香港的產業發展,為香港的經濟增長增添動能、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其中,創新科技是當中重要的一環。過去五年特區政府在發展創科方面已投放了1,500億元,創科產業的生態系統已日漸成熟。特區政府也正着力推動數字化經濟向前,我們在今年6月成立了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透過匯集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等各方智慧,致力為香港勾劃發展數字化經濟的藍圖。   同時,我們亦要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致力令發展的成果更普惠包容。近年,在金融層面,我們積極推出年金計劃、通脹掛鉤債券、銀色債券,以至是開啟零售綠債等,都是本着這個精神。我們在醞釀、制訂和推行其他經濟政策措施時,都會本着這個理念。因為把發展的成果更好地共享,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穩定。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雖然香港已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但在風起雲湧的國際大變局下,香港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統籌和兼顧好安全和發展,守好國家安全的底線,同心合力謀發展。我深信,憑着我們的共同努力,香港必定能更穩步向前,我們未來發展的基礎也必定會更鞏固。   最後,我祝願今日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http://dlvr.it/SWVZJ4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 一系列人才發展活動助年輕人開拓創科黃金時代

(香港,2023 年2 月20 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宣布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透過一系列人才發展及招聘活動,鼓勵本地及海外人才在本港蓬勃的創科生態圈開展事業。「Talent Game On 2K23」於今日(2 月 20 日)正式啟動,並以虛擬遊戲「職人冒險」為連串的活動打響頭炮,吸引不同背景、不論數理專科 (STEM) 或非數理學科 (non-STEM) 的人才加入創科社群。 香港的創科發展正邁向黃金新時代,為有志於創科發展的人才創造嶄新就業機遇。虛擬遊戲「職人冒險」歡迎所有年輕人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及畢業生參加。參加者可從富有趣味和挑戰性的遊戲中,探索創科行業的工作機遇,更有機會爭奪終極大獎,前往世界科技聖地 — 矽谷進行創科交流。遊戲設有不同階段,結合線上及線下活動,讓年輕人以全新角度走進創科世界,激發他們的創科思維之餘,亦可成為他們發展創科事業的跳板。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年輕一代比以往更渴求多元的職涯發展路向。有見及此,科技園公司透過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活動和首次推出的『職人冒險』遊戲,以嶄新的形式,啟發年輕人才加入機遇處處的創科行業。我們希望讓年輕人知道創科界有不同工作崗位和無限發展空間,科學園的生態圈歡迎所有背景、不論專科或非數理學科的人才加入,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由即日起至 3 月 18 日,有興趣參與活動的年輕人才可透過「職人冒險」虛擬平台完成解題遊戲, 解鎖於 3 月 10、11、17 及 18 日舉行的下一階段「科技大本營」,參與一系列為不同背景人才而設的園區探索活動,涵蓋的創科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生物醫藥科技、數據、綠色科技和微電子。 參加者可以在第二階段的「快閃波士」環節中,爭取由來自科技園公司園區頂尖的科技公司提供的工作面試機會,當中包括華為、商湯科技和艾睿電子等。而參與活動的公司亦會在第二階段的活動中與參加者分享最新的行業趨勢。表現優秀的參加者更有機會透過就業配對,即時獲取工作聘請機會。在最後階段,參加者會進行模擬工作測試,成功入圍並獲創科公司聘用者,將有機會踏上矽谷體驗之旅,與科技巨頭會面交流。 除此以外,科技園公司將於 3 月 14 日起舉辦一系列「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大師班活動,為未來創科人才提供進一步開拓職涯發展

作曲家林樂培離世 楊潤雄表惋惜

著名作曲家林樂培離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深表惋惜。   林樂培協助創辦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以及香港作曲家聯會,並任名譽會長。他曾出任香港中樂團名譽顧問和客席指揮,為電視台和電台製作音樂文化節目,又曾於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擔任不同教職,致力普及音樂欣賞,作育英才。他1999年獲頒CASH音樂成就大獎,後再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2019榮譽博士學位。   楊潤雄表示,林樂培在古典和現代音樂領域均有開拓性創作,畢生奉獻予音樂,貢獻良多,啟發不少後輩,對他離世深感難過。 http://dlvr.it/SgpkQZ

兼顧民生與財政 穩住社會大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指,雖然失業率可望持續改善,但預期未來數季經濟環境仍然嚴峻,本財政年度或會錄得逾千億元赤字,為歷來第二高。政府會兼顧公共財政的穩健度和公帑使用的恰當性,以保障經濟安全,維持金融穩定。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1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轉眼間第三季已近尾聲。本港經濟仍然受到疫情反覆影響,但情況已較上半年稍為回穩。7月零售銷售貨值按年回升。失業率自2月至4月份的5.4%今年高位,逐步回落至5月至7月份的4.3%,總失業人數亦由20萬水平逐步回落到17萬人以下。至於最新的失業率數字(6月至8月)將於本周公布,預期這改善勢頭可以持續。就聘用較多基層技術勞工的行業(例如零售及食飲等)而言,就業情況亦已有明顯改善。   不過,整體經濟始終受疫情和疲弱的外圍市場所困擾,商品出口貨值呈現負增長,股市、樓巿偏軟,部分企業或中小商戶仍然面對着經營壓力。早前實施的暫緩追租安排,作為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發揮了關鍵作用,避免了在本港疫情最嚴重期間中小企大規模的倒閉潮。   隨着疫情逐步受控,內部經濟活動稍有改善,政府的支援方式亦須作相應的靈活調節。暫緩追租安排在7月底結束後,我們加強了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和還息不還本的支援,包括透過金融管理局和按揭證券公司,加強與銀行和中小企商戶及行業組織的溝通,以加快處理企業的貸款申請及提升效率。   為了紓緩中小企在疫情下的資金周轉壓力,我在年初的預算案中宣布,優化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把每家企業貸款金額提高至相等於27個月的租金和工資總和,並把上限提高至900萬元,又將還款期放寬至最長十年,並將計劃的申請期限延長至2023年6月底,讓企業可在疫情逐步受控、但經濟仍未全面恢復的階段,獲得資金周轉。自2020年4月推出此計劃以來至今年8月底,百分百特別擔保產品已批出約55,000宗申請,涉及約1,030億元貸款,惠及約33,000家企業,涉及約35萬名僱員。   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和還息不還本的安排,均精準地協助深受疫情打擊的企業紓緩資金周轉的壓力,連同其他的紓緩措施,例如利得稅、差餉、水費及排污費等的寬減、政府物業及收費的減免,以至推出消費券計劃等,是透過不同面向支援企業、應對挑戰,在不能避免的市場競爭中,盡可能讓企業能保留實力繼續經營。   在剛過去的周五,金管局公布還息不還本計劃延長三個月